系统列
系统列¶
每一个表都拥有一些由系统隐式定义的系统列。因此,这些列的名字不能像用户定义的列一样使用(注意:这种限制与名称是否为关键字没有关系,即便用引号限定一个名称也无法绕过这种限制)。 事实上用户不需要关心这些列,只需要知道它们存在即可。
oid
- 一行的对象标识符(对象ID)。该列的类型为
oid
(与列名一致),该类型详见对象标识符类型。 tableoid
- 包含这一行的表的
OID
。该列是特别为从继承层次(见继承)中选择的查询而准备,因为如果没有它将很难知道一行来自于哪个表。tableoid
可以与pg_class
的oid
列进行连接来获得表的名称。 xmin
- 插入该行版本的事务身份(事务ID)。行版本是行的一个特别版本,对每个逻辑行的每一次更新都将创建一个新的行版本。
cmin
- 插入事务中的命令标识符(从0开始)。
xmax
- 删除事务的身份(事务ID),对于未删除的行版本为0。对于一个可见的行版本,该列值也可能为非零。这通常表示删除事务还没有提交,或者一个删除尝试被回滚。
cmax
- 删除事务中的命令标识符,或者为0。
ctid
-
行版本在其表中的物理位置。注意尽管
ctid
可以被用来非常快速地定位行版本,但是一个行的ctid
会在被更新或者被VACUUM FULL
移动时改变。因此,ctid
不能作为一个长期行标识符。OID最好是一个用户定义的序列号才应该被用来标识逻辑行。OID
是32位量,它从一个服务于整个集簇的计数器分配而来。在一个大型的或者历时长久的数据库中,该计数器有可能会出现绕回。因此,不要总是假设OID
是唯一的,除非你采取了措施来保证。如果需要在一个表中标识行,推荐使用一个序列生成器。然而,OID
也可以被使用,但是是要采取一些额外的预防措施:-
如果要将
OID
用来标识行,应该在OID
列上创建一个唯一约束。当这样一个唯一约束(或唯一索引)存在时,系统会注意不生成匹配现有行的OID
(当然,这只有在表的航数目少于232(40亿)时才成立。并且在实践中表的尺寸最好远比这个值小,否则将会牺牲性能)。 -
绝不要认为
OID
在表之间也是唯一的,使用tableoid
和行OID
的组合来作为数据库范围内的标识符。 -
当然,问题中的表都必须是用
WITH OIDS
创建。
-
rowid
- 与
ctid
类似能唯一表示行的物理位置,其表现形式为18位的Base64编码,通常情况下用于oracle语法兼容。
事务标识符也是32位量。在一个历时长久的数据库中事务ID同样会绕回。但如果采取适当的维护过程,这不会是一个致命的问题。但是,长期(超过10亿个事务)依赖事务ID的唯一性是不明智的。
命令标识符也是32位量。这对一个事务中包含的SQL命令设置了一个硬极限: 232(40亿)。在实践中,该限制并不是问题——注意该限制只是针对SQL命令的数目而不是被处理的行数。同样,只有真正修改了数据库内容的命令才会消耗一个命令标识符。